《本经》治大水浮肿,又云下水,令人吐,大伤中气。《千金》治瘿疾,以黄药子半斤,无灰酒一升浸药,固济瓶口,糠火煨,候香,瓶头有津即止。
一名夜交藤苦涩微温,无毒。为下引又能利筋去湿,故《本经》治久风湿痹,拘急不可屈伸之病。
其色红者,能通血脉,养脾胃。若因寒筋急而痛者,不可用也。
主治与胡椒相类,而热性稍逊。《黄帝》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,食之成瘕,韭之气味相类,功用亦相类,如无薤处,以韭代之。
但治相火不归,下元虚冷,力不能直达下焦,为稍逊耳。生用则和血,连皮尖炒用即破血。
产南方者最胜,北地所生,虽极大者,殊不足珍,以地偏属阴而无阳生之力也。因烧针烦躁,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