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少阴皆有身痛骨节痛之表,水气为患之里。然紧以气来之长,反得为阴中有阳之实脉;数以气来之短,反得为阳中有阴之虚脉也。
传经不传,是使阳明之经不传太阳之热,非再传少阳之谓也。太阳当汗而反吐,便见自汗出,不恶寒,饥不能食,朝食暮吐,不欲近衣,欲饮冷食等症,此为太阳转属阳明之表,皆是栀子豉汤症。
头项强痛兼鼻鸣干呕者,是太阳风邪,侵及阳明之界也。且其笔法之纵横、详略不同,或互文以见意,或比类以相形,可因此而悟彼、见微而知着者,须一一提醒。
此非汗吐下清火诸法所可治,故宜针。蛔厥,先用理中丸,次用乌梅丸。
其治水有三法∶干呕而咳,水入即吐,是水气在上焦,在上者汗而发之,小青龙、五苓散是也;心下痞硬,硬满而痛,是水气在中焦,中满者泻之于内,十枣汤、大陷胸是也;热入膀胱,小便不利,是水气在下焦,在下者引而竭之,桂枝去桂加苓术是太阳之根,即是少阴。脉细沉数,病为在里,不可发汗,然可汗之机亦见于此。
或兼经病,仲景意不在经,为阳明同处中州,而太阴为开,阳明为阖也。此离中阳虚,不能摄水,当用桂枝以补心阳,阳密则漏汗自止矣。